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688章麗妃

關燈
第688章 麗妃

“這樣吧,錢先從金戔寺撥,禮部把單據給本王,本王替陸大人去要。”

“呵呵,下官豈敢勞煩海郡王,這多不好。”

“新學是朝廷重中之重,關乎國運,拖延不得。甭看戶部現在財大氣粗,戶部其實也有戶部的難處,各部之間還應相互體諒才是。”

“海郡王所言極是,哪個衙門沒點自己的難處,下官能理解。”

陸芎與陳錦檀都是禮部的頑固分子,但陸芎比較圓滑,不像陳錦檀那樣較真,他不跟你正面較勁,暗地裏給你扇陰風。

新學這件事上別看他很熱心,但他更傾向於傳動科舉制度,在這幫子文官看來,新學就是培養技工的地方,不是為官的正道。

所以在編寫教材的時候,禮部給國學教材羅列了大量傳統經典,盡是些咬文嚼字的文章,不利於白話學習。

由於新學還沒完全形成體系鏈條,朝廷目前選官仍以科舉為主,而且短期來看,還看不到新學取代科舉的可能性,甚至很長一段時間,科舉與新學並舉。

如果繼續采取科舉選官制度,日後可能發展成外行領導內行,科學文盲領導專家的尷尬情況。

所以最近兩屆科舉,工部放題已經做了很大調整,以便於選拔技術性官吏,工部考題的內容大幅增加,考試時間從一天破例增加到兩天。

結果就是工部考題殺傷大片考生,最後工部考題不計入統計,但給予工部從考生中保送軒禾書院的名額。

同時朝廷在文武科舉之外,每兩年舉辦一屆“匠魁大比”,選拔民間匠人,入選者進入軒禾書院培訓,隨後分派至工部工坊、兵部工坊、戶部工坊、萊州造船、內宮、海郡王工坊工作,出眾者甚至可以在軒禾書院任教。

匠魁大比內容囊括木工、土木、營造、建築、珠寶、制陶、制瓷、冶金、雕、刻、鏨、鏤、研、磨等數十種技術,選拔通過者進入軒禾書院進修兩年,學習制圖、機械原理、鉗工、機械加工、木工、造船、建築、土木工程、水利等等科目,盡可能把現有的民間的技術工匠通過教育培訓,轉化成中間人才。

此外朝廷鼓勵創造發明,但凡是發明創造,都可以拿到軒禾書院進行報備,論證後確實有實用效果者,給予註冊和保護。

沈雲卿讓袁楷朔專門負責這件事,以他的腦洞,許多時候沈雲卿也想不出來他能變廢為寶。

與陸芎談妥,沈雲卿專門叮囑了李義清,讓他轉告桑勁川盡快把錢打到賬上,別賴了。

離開章臺時,天色已經不早,走在回瀘溪宮路上,隨處可見背著槍,裝備著武裝帶的禁軍兵士來回巡邏,畫風隱隱有些清奇,擱二十年前,無疑是難以想象的。

岐軍火器西征後,提了很多問題,沈雲卿組織軒禾書院和兵部重新定制了皮革武裝袋,給活門步槍裝了槍帶,以便於攜行。但是武裝袋仍然掛在鎧甲外,畫風不免有些違和。

回到瀘溪宮時,就聽到女人的笑聲,來到中庭才知道,是周樞的生母麗妃張紫嫣來串門。

周樞西征在外給放野了,到現在也沒回國,麗妃與女帝說了幾次想讓周樞回國,女帝也同意了,但距離太遠,一時半會兒其實回不了。

“麗妃娘娘別來無恙。”

“一切都好,就是經年不見樞兒,我這做娘的心裏怪想他的。自從朝廷有了相機,一直想讓樞兒照張相送回來,也不知道他收到沒收到。”

“時間上算起來,順利的話去年低就該收到相機,今年肯定會有消息,麗妃大可放心。”

照相機出現後風靡全國供不應求,沈雲卿去年也給西征軍、南征的賽思馬花、達忽哲各送去了五臺,以便於拍照。

盡管有了成像技術,但技術依然很落後,除了交卷技術較為先進之外,鏡片和曝光仍然不盡如人意。

尤其是曝光,由於沒有電池和小型曝光燈技術,只能用鎂粉曝光。鏡片做的很大很厚,缺乏對焦、調焦功能,整個跟個大頭娃娃一樣,還得用三腳架撐起來。

麗妃過來當然不是來給兒子訴苦,自從周樞出征立下戰功之後,麗妃的地位自然就水漲船高。

地位高了,肯定就會有些想法,一些勢力團體就會尋找依附,尤其是周樞是皇子,也許,或者萬一也有稱帝的可能呢?越早投資,收獲越大。

麗妃此來是托段瑩玉再弄四百臺縫紉機,準備擴大在伊川縣的制衣廠生產規模。

“麗妃娘娘,我沒記錯的話,娘娘在伊川縣的制衣廠已經有一千兩百臺縫紉機,放眼天下已經是了不得的規模。”

“嗨,哪有嫌錢少的道理。現在成衣、棉襖、羊毛呢子的銷路好的很,供不應求。趁現在現在光景好,賣的快,能掙一個是一個。”

“哦……可今年戶部的訂單還沒做完,明年還有六局的訂單,至少得做半年,今年怕是拿不出四百臺。”

沈雲卿話音未落,段瑩玉就說:

“戶部一口氣下了一千五百臺的訂單,他們用的了嗎。”

“戶部是給兵部做被服、裝具,朝廷正在定制新式的軍服,戶部的訂單只多不少。岳母大人,這可關系到朝廷用兵,豈是女婿說的算。”

“有這麽嚴重?”段瑩玉挑著秀美高度質疑,懷疑沈雲卿是找托詞敷衍她。

“岳母大人若是不信,可去問陛下便是。”

“那麗妃的四百臺縫紉機怎麽說。”

“只能等到明年,或許能和歐陽大人商量一下,先騰挪一百臺,下半年再交付剩下的三百臺。”

得到沈雲卿的分配方案,段瑩玉問到張紫嫣

“妹妹,現在朝廷緊張,雲卿也為難,你看這樣行嗎。”

“嗯,反正眼下已是九月,再等幾月也無妨,那就多謝姐姐了。”

“誒,都是一家人嘛,應該的,應該的,呵哈哈……”

段瑩玉笑的合不攏嘴,沈雲卿心裏就琢磨著段瑩玉到底在麗妃那裏占了多少股份,能這麽賣力。

首臺縫紉機是四年前設計完成,改進兩月後定型生產,最開始的初衷是用於朝廷生產生產被服,然後女官六局也開始引進,最後內宮局也開始跟著摻和。

隆元二十二年後,女帝召開了一次經濟會議,盡管名為經濟會議,但實際上參會的只有四個人,公孫蕓惠、歐陽羽、林毅賢和沈雲卿。

會議的主旨是“神都經濟圈規劃發展綱要”,對神都一城五縣進行規劃發展,並成立內宮局。

根據地理位置和土地資源,神都重點發展教育、核心技術、醫療、政治文化產業。

黃河岸邊的孟津、偃縣兩縣日後重點發展重工業、紡織業、加工和有汙染行業,尤其是神都技術成果轉移產品的制造。內陸的伊川縣發展制衣、木工、器皿、生活用品的手工業。

最南邊緊挨洛河的伊川縣,和緊挨洛河,黃河上游的洛寧縣發展農業和高附加值農業。如暖棚反季節蔬菜、瓜果,木耳、香菇、松茸、草藥種植,泡菜、藥材原料預處理、油脂生產加工等。

尤其是洛寧、崇兩縣的農業和伊川縣的制衣,都被內宮局和六局幾乎包辦,甚至形成產業一條龍。上到嬪妃、女官,下到宮女,無不從事和經濟活動有關的項目。

麗妃就在伊川縣開了一處制衣廠,規模達到一千兩百臺,放眼全國,除了戶部和六局,就她的規模最大,雇傭女工超過一千五百人,這在三十年前簡直是在做夢,一個喪夫的嬪妃竟然有這麽大的能量。

有了縫紉機後,制衣產能迅速增加,而且沈雲卿設計了流水生產模式,讓每道工序都專崗專位,流水化。以前都是靠繡女手工縫制衣服,幾天才出一件,岐軍的被服成本較高,原因就在全人工。

現在用縫紉機流水生產,一人一天就能做十幾件幾十件,效率極快。

而且縫紉機實現流水化批量作業之後,沈雲卿開始著手制定尺碼化。

岐軍的被服其實有尺碼,但只有大中小三號,而且基本上很少考慮腰圍、臀圍、袖管長短、胸圍、腰圍等等,因為華夏衣冠就有這個一個特點,是右衽袍服,可以裹起來速腰,所以大點小點問題不大,可見古人的智慧還是很高的,一件衣服可以通穿。

縫紉機屬於長期固定資產,雖然初期投資大,但是生產周期很長。

最開始戶部還嫌貴,但後來就不嫌貴了。

幾十上百萬岐軍被服的采購規模消耗財政巨大,而且還需要分攤采購,朝廷把訂單給民間,民間在人工生產,周期長成本高。

現在戶部制衣坊大量采購縫紉機後,成本急速下降,效率還很高,交貨也快,更重要的是可以賺外快。

而且縫紉機制衣能實現標準化,質量統一而且美觀,如今宮中都在流行穿縫紉機制成的衣服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